跳至内容

Krita 历史

Krita 的诞生可以一直追溯到 1998 年的 Linux Kongress 会议。在那场会议上 KDE 项目的创始人 Matthias Ettrich 打算展示一下在现有软件的基础上编写一个 Qt 图形界面的可行性和便捷性。他当时选择的示例软件是 GIMP。虽然他为此编写的代码补丁从未公开发布,但当时 KDE/Qt 和 GNOME/GTK 两个阵营的关系不睦,GIMP 社区对此并不支持。

眼看着合作之路走不通了,KDE 社区的开发人员们便着手开发他们自己的图像处理软件。当时的开发工作围绕着 KImage 展开,这是 KOffice 套件的一个组成部分,由 Michael Koch 担纲。这个项目后来更名为 KImageShop,它便是 Krita 项目的起点,这个名称如今依然是 Krita 的开发用邮件列表的名称。看似莫名其妙的名字里,不经意地保管着 Krita 项目的一小片遥远的记忆。

1999 年 5 月 31 日,Matthias Elter 发出的一封邮件正式宣告了 KImageShop 项目的启动。当时的设想是把 KImageShop 做成 ImageMagick 的外壳图形界面,基于 COBRA 框架打造独立于主进程的滤镜插件,并在 COBRA 框架之外同样以独立于主进程的方式兼容 GIMP 的插件。

不巧的是, KImageShop 这个名称在德国违反了商标法,项目只得改名为 Krayon,更加不巧的是这个名字也跟另外一个已注册的商标雷同。最后 Krayon 在 2002 年正式改名为 Krita。

Krita 的前期开发非常缓慢,但从 2003 年起项目开始提速,首个正式版本在 2004年随 KOffice 1.4 发布。作为办公套件一部分的历史在 Krita 的现代界面中依然有迹可循——当时作为默认工具的矢量形状选择工具,现在依然是 Krita 工具箱中排在第一位的工具。Krita 还可以借用同一套件内的 KWords 和 Karbon14 的功能来处理矢量图形和文字等。在 2005 年 Krita 实现了对 CMYK、Lab、YCbCr、XYZ 色彩空间和高位深色彩通道的支持,另外还开始支持 OpenGL 加速。

在 2004 年到 2009年间,Krita 的设计思路一直是打造一个类似于 Photoshop 和 GIMP 那样的通用图像处理软件,绘画应用程序只是它的兼用用途。在 2009 年之后,Krita 社区重新设立了目标,立志为动漫、插画和概念美术作者提供好用的数字绘画软件。自此 Krita 项目的工作重心完全转移到了绘画功能上面。

从 2009 年开始,Krita 便在 Google Summer of Code 之外以学生实习的形式资助社区成员为项目工作。这一尝试加快了软件的开发进度,稳定性和性能有了质的提升。

为了给项目的开发提供更好的支持,Krita 社区在 2012 年 [成立了 Krita 基金会](en/posts/2012/announcing-the-krita-foundation/"Announcing the Krita Foundation"),探索新渠道筹集经费。Krita 在接下来的三年连续在 Kickstarter 平台成功筹款,加快了项目的开发进度,实现了许多用户期待的新功能,软件逐渐形成了如今的样貌,用户数量也迅速上升。尽管在 2018 年经历过经费危机和主程序员的健康危机,但在用户社区、相关实体和各路友人的支持下化险为夷。其后项目的经费情况渐趋稳定,开发团队也终于可以集中精力将前几年快速发展期间落下的大小缺陷逐一修补,软件的稳定性和性能也变得越来越好。

Cyrille 和 Boudewijn - 2008 年

由 Alexandre Prokoudine 摄影